IMF最新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將增長6% 中國將增長8.4%
2021-4-8 17:47:17 點擊:
4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6%,較1月份預測值上調0.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全球GDP在2020年下滑后將在今年創出40年來最大增幅。
報告稱,這得益于主要經濟體財政支持以及今年下半年有望出現由疫苗廣泛接種推動的經濟復蘇。同時,由于全球主要經濟體采取前所未有的政策應對措施,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創傷或小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IMF肯定了各國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而采取的經濟支持措施,表示如果沒有各國政府在去年新冠疫情期間的支持,全球經濟衰退的規模將是現在的三倍。報告還預測,到2022年,全球GDP增速為4.4%。
報告預計,今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將增長5.1%,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增長6.7%。其中,美國經濟將增長6.4%,歐元區經濟將增長4.4%,日本經濟將增長3.3%。同時,IMF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8.4%,較1月份預測值上調0.3個百分點。在IMF看來,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穩步實現復蘇,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有效的防疫措施;二是強有力的公共投資應對措施;三是中國央行給予流動性支持。
不過,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同時表示,雖然隨著人們普遍接種疫苗并逐漸適應疫情下的工作方式,加之主要經濟體出臺額外財政支持,全球經濟度過危機的前景越發明朗,但仍面臨嚴峻挑戰。
展望未來,IMF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仍然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將主要取決于疫情發展及政策行動的效果等。IMF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幅將收窄至4.4%,中期增速將放緩至3.3%,反映出疫情對供應潛力的損害和疫情前已出現的勞動力增長放緩等問題。由于政策空間受限,新興市場和低收入發展中經濟體預計將在中期受到更嚴重沖擊。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程婕
- 上一篇:國債正式納入三大指數,中國債市利好,城投債仍有機會 2021/4/8
- 下一篇:熱烈慶祝我公司官網成功登陸韓國naver搜索引擎 2016/3/23